到底谁恐惧谁

每年的517国际不再恐同日,都成为了全球性少数朋友们的庆典节日。在国内的当前环境下,互联网上的氛围会比其他的国际性的性别纪念日和节日(例如比六月的骄傲月)更受欢迎…

年的517国际再恐日,都成为了全球性少数朋友们的庆典节日。在国内的当前环境下,互联网上的氛围会比其他的国际性的性别纪念日和节日(例如比六月的骄傲月)更受欢迎,即使我们的庆祝方式只局限于互联网。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个日子使性少数们摆脱了所谓“疾病”的心理和精神困扰,成为医学层面的“健康人”。

然而从这么多年来关于性少数新闻报道的部分网评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网民悲观和不切实际、有违科学原则的评论,其论调的核心是认为性少数过度包装,鼓励下一代成为性少数,其背后的原因,一是没有科学原则的指引,二是平等观念不强,三是缺乏博爱精神。

首先,以同性恋为主的性少数和以异性恋为主的性多数,只是少数和多数的状态,绝不是不正常与正常的问题。如果误指了性少数不正常,岂不同时也承认了左撇子也不正常,极端的美女和帅哥也不正常?

性倾向只是一种天生的个人特质,任何性别认同和性倾向都是正常的,无法改变的,这本来就是事实,也无法“传染”给他人。这几年性少数似乎增多,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性少数群体成员觉察到自己的真实性取向而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勇敢发声。因此不存在性少数人口越来越多的情况,性少数的人口数量的一直保持一个比较恒定的低水平的常数。

其次,认为性少数只有资本主要国家才有的,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本来就没有性少数。从社会学的角度,性少数群体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存在宣传不宣传的问题。那些认为性少数过度宣传的人,实质上是担心性少数的存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性少数的言论过度侵占了公众空间的话语权。这个世界不应有歧视别人的权利和被别人歧视的义务,也没有一个群体让另一个群体沉默的权利,否则就是霸权主义,赤裸裸的歧视了。

再次,认为性少数的“宣传”会把不良的价值观念带给下一代。这个问题还是上2个问题的变种,其核心忧虑还是认为性少数本来就是“坏"的,担心会把下一代带“坏”。之前提到,性倾向本身是个人的某一方面特质,每个人就会有,只是不同而已,不属于传统范围。因此,正确的文化传统观念需要维护和发扬光大,但证实是谬误就应该纠正。同性恋群体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把同性倾向“传染”给异性恋和小孩子。

很多人认为性少数群体想得到特权,其实在很多国家,性少数都是弱势,很多问题都是因歧视引起的,例如性少数不敢公开自己的性倾向就是因为害怕被别人嘲笑;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大多也是害怕孩子们长大后被社会孤立。同性恋中的艾滋病感染者、还有更弱势的跨性别者群体,更有可能遭受双重甚至三重歧视。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同性恋还没有受到与异性恋同等权利的婚姻法保护,其他一些权利也很难做到和异性恋平等,例如侣伴权益、教育和就业等,故何来特权之有。我们所争取的只是在法律框架内,和其他人一样的平等权利而已。

其实目前需要重视的不是努力避免把同性恋倾向"传播"给异性恋,而是做好青少年和网民的性教育、反歧视教育。做好这2点,相信不久的将来社会环境就会大为改观,我相信,为此我们都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和能力范围内努力着……

其实,性少数所追求的幸福也不是很复杂,我们只需要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享受阳光,以及为维持阳光普照所必须的的社会制度和氛围。


图片



本站文章的内容来源分为注册用户的原创内容和本网站转载互联网的内容。 本站注册用户通过本站发表的一切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FLASH、影音文件等,其版权归本站及该用户共同所有; 本站转载的文章仅限于非商业性之用,内容和版权均属其著作权人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站的某些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来信(Email:rainbow6s@163.com)指出,您可通过提供自己主张版权的证据,并承诺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接到相关通知,并核查属实后,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顶一下
  
《彩虹旗下》微信公众号
《六色橘子》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